高血壓病人用藥警惕九大誤區
誤區一~血壓一降就停藥
“大部分病人知道要吃藥,但吃藥血壓改善後就停藥。”曾誌桓告訴記者,原發性的高血壓沒法根治,只能終身服藥。吃藥降壓效果一般不錯,有的病人當血壓降到正常水平後就停藥,導致血壓又上升。血壓如過山車般波動的結果是,血管損傷嚴重,容易引發動脈粥樣硬化、腦梗塞、腦中風等。
誤區二~擔心副作用,沒癥狀不吃藥
擔心高血壓藥對性功能有影響,於是吃吃停停,沒癥狀時就不吃藥,血壓控制不好,激動等刺激因素下,一下就腦出血了。或者引起腎臟功能下降,腎動脈硬化,這時才吃藥已晚。“實際上,對性功能有影響的降壓藥很少,大部分不用擔心這一副作用。”
誤區三~認為中藥沒副作用只願吃中藥
最常見的降壓中藥為羅布麻、珍菊降壓片,是植物降壓藥。雖然有降壓作用,但也有弊端,一是起效慢,有效成分無法精確,可能導致每頓藥量不同;二是羅布麻被發現有導致抑郁等精神障礙的副作用;三是其效用期短,造成血壓波動大,對血管損傷嚴重。曾誌桓稱,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的想法是錯的,而且不主張將中藥作為降壓首選藥。
誤區四~別人用好,自己也用
“降壓用藥必須個體化。”曾誌桓稱,同樣是高血壓,情況有不同。有的是血容量過多的,有的是交感系統興奮性過高的,有的是遺傳性的,有的是高鹽飲食導致的,有的是腎動脈狹窄引起的,有的是甲亢導致的。此外,不同人病情特點、需求不同,也不能用同樣的藥。“年輕的高血壓病人和老年病人用藥就有很大不同,年輕人以舒張壓增高為主,用藥選CCB(鈣離子拮抗劑)、利尿劑為主;老年人以收縮壓增高為主,若用α受體拮抗劑,否則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。”
誤區五~吃完飯再吃藥
高血壓急性發作有晨峰現象,即早上5~7時和下午2~6時容易發生腦梗塞,因此,高血壓病人起床後,應馬上吃藥,不刷牙也要先吃藥,越早越好,一般服藥半小時到兩小時可達峰值。“不要待到刷牙、洗臉、吃完早飯才吃藥,降壓藥都沒有胃刺激,空腹就能吃!”
誤區六~誤選速效、短效降壓藥
“以前有種藥叫心痛定,是第一代鈣拮抗劑,降壓快、強、便宜,但效用期很短,只有2小時,要維持平穩血壓必須多次給藥,否則血壓波動大,損傷血管。”曾誌桓稱,這種短效降壓藥現在已不是首選藥物了,中長效的降壓藥,平穩降壓,不容易漏服,偶爾漏服一次也不會造成太大波動,且對晨峰現象控制好。他指出,這些中長效的降壓藥,有的是藥物本身的特點,如左旋氨氯地平、培哚普利;有的是通過緩釋、控釋工藝達到這樣的效果,如硝苯地平緩釋片。
誤區七~降壓一味求快
“吃一兩天藥覺得降壓效果不明顯,就覺得醫生開的藥不行,馬上要求換別的藥。實際上,降壓講求平穩、穩定,快速降壓導致血壓波動大並不利血管健康。”曾誌桓稱,長期高血壓患者,建議以服藥後24小時血壓下降20%~40%的速度為佳。
另外,有的病人覺得降壓藥降壓越快越好,甚至平日也不惜以舌下含服或咀嚼藥片的方法吃藥,加速藥物吸收。曾誌桓稱,除非需要緊急降壓,否則日常服藥仍以正常口服為主,緩釋片不要嚼碎吃,否則破壞了緩釋作用,導致服藥後血壓波動大,損傷血管。
誤區八~藥效不夠拼命加量
“高血壓藥不停加量不僅降壓效果不見得好,副作用還加倍!”曾誌桓告訴記者,當單一用藥效果不佳時,建議聯合用藥,如有的人可用ACEI(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)結合利尿劑,不但降壓效果好,還減少了各自的副作用。誤誤區九~不註重非藥物治療
很多高血壓病人過分依賴藥物,以為吃了藥就不用在生活上註意。實際上,非藥物治療是基礎,血壓稍高的病人,通過非藥物治療,3個月後復查,可能就能使血壓恢復正常,不用吃藥。非藥物治療包括低鹽飲食、每天30分鐘以上的平緩有氧運動、體重控制等。
留言列表